一季度中韓船企接單同比銳減
2012-04-09 10:47:07 來源:國際船舶網(wǎng) 編輯:國際船舶網(wǎng) 我有話要說
據(jù)造船速報消息,今年前3個月,韓國造船業(yè)雖然保持了新簽訂單量世界第一的位置,不過其業(yè)績同比銳減,船廠確保工作量亮起了紅燈。
據(jù)克拉克松統(tǒng)計,韓國船企上個月共獲得了50萬CGT(22艘)訂單,同期中國造船廠僅獲得了41萬CGT(29艘)的訂單,韓國業(yè)界3個月持續(xù)保持了第一位置。
韓國在今年第一季度(1-3月)累計訂單量為193萬CGT(60艘),同期中國的累計訂單量為105萬CGT(73艘)。兩個國家的這些業(yè)績同樣同比下滑,韓國與去年同期的408萬CGT(114艘)相比,下降53%;中國與去年同期的327萬CGT(179艘)相比大幅下降68%,這反映出了造船業(yè)界還存在嚴重的“訂單荒”危機。
1-3月,全球船舶訂單量也僅達199艘(380萬CGT),按季度繼2006年以來最低的水平。因此手持訂單量也呈現(xiàn)減少趨勢,以4月初為準,中國的手持訂單量從5622萬CGT(3325艘)減少到4142萬CGT(2363艘),下降26%;韓國的手持訂單量從4333萬CGT(1466艘)減少到3455萬CGT(1051艘),下降20%。
新造船價也保持了下滑趨勢,眼下超大型油輪(VLCC)的船價為9700萬美元,下降到2010年3月的水平,好望角型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價格也下降到1989年水平的4700萬美元,13000TEU級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也下降到1.225億美元。
在今年第一季度集裝箱船訂單僅有7艘(共13580標準箱),該船型受到了最大的打擊,與此相反,小型/MR型成品油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及LPG船訂單分別有25艘(120萬DWT)、22艘(35萬DWT),繼2008年以后,按季度其訂單量達到最多的水平。截至第一季度,LNG船的訂單有10艘、160萬DWT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尤其是,海洋工作支援船(OSV)的訂單量在全部訂單中所占25%,主導了眼下的新造市場。